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资讯 > 文章正文

一群人骗一个人!资深股民被骗300多万!七大“荐股骗局”套路曝光

作者: 投资币 时间: 2024-11-22 00:42 阅读: 1109

行情刚回暖,金融“李鬼”就又出来了。券商中国记者跟踪发现,不法分子触角已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深入到了基金公司子公司等领域。面对这一情形,金融机构只能持续加大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力度。

从近期开展的“世界投资者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等活动来看,基金公司等机构的投教工作已不再停留在泛泛而谈层面,而是深入到了“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非法证券投资咨询”等案件中来,并从专业合规视角提取出了7大“荐股骗局”套路等作案手法。甚至有机构还通过展示“资深股民被骗300多万”“个别非法平台的作案金额高达7亿元”等案例细节,提升了警醒作用。

华夏基金(香港)被“李鬼”盯上

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华夏基金(香港)”)是华夏基金旗下的香港子公司。该公司近日对外发布消息称,近日发现市场上存在伪冒者使用华夏基金(香港)、其关联公司及/或其员工的名义误导或诱骗投资者加入伪冒即时通讯群组,用于进行潜在欺诈或其他非法活动。

为此,华夏基金(香港)提醒,该公司与声称代表或与该公司有联系的伪冒投资讨论群组并无任何关系。伪冒者使用华夏基金(香港)及其关联公司的商标、标志、其员工照片和其他个人资料进行误导或诱骗, 但使用该等资料并未经华夏基金(香港)授权,且是非法的。华夏基金(香港)表示,该公司不会透过任何即时通讯软件,提供个股投资建议和推介。如果投资者收到声称是该公司的雇员或代表华夏基金(香港)之人士邀请加入即时通讯群组,需警惕注意,该群组是伪冒的, 并建议不要进入其中提供的任何链接。

一群人骗一个人!资深股民被骗300多万!七大“荐股骗局”套路曝光

从券商中国记者跟踪来看,这是基金子公司领域罕见的“李鬼”行为。此前不法分子冒充金融机构进行非法活动,大多是在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领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作案手法更新和地域扩大化,“李鬼”作案对象会更为多元化和隐蔽化。这意味着,金融机构要持续加大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力度。除了常规的事件澄清、辟谣外,还要在提升投资者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下功夫。

记者发现,在近期举办的“世界投资者周”和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中,华商基金、银华基金等基金公司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出发,通过专门性案例,揭示了“非法证券投资咨询”“非法集资”等诈骗套路。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有三大步骤

根据银华基金消息,“世界投资者周”是由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举办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推动投资者保护及投资者教育。另外,华商基金在投资者教育宣传活动信息中指出,不法分子假冒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开展的不法活动,会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具体看,不法分子主要有3种假冒形式:

一是发布假冒基金公司客服热线,待居民拨打后套取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户及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二是假冒基金公司网站、APP,编造高回报的投资方式,诱骗居民充值、转账;三是假冒基金公司知名基金经理或其他员工,开立社交账号、发表市场观点,诱导居民加入非法投资群后实施诈骗。

以常见的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为例,具体实施步骤又有以下三步:

步骤一:以“保本高息”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不法分子假借债券投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P2P投资、外币投资等概念,推出所谓“投资理财神器”,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宣称“稳赚不赔”,以高返利、按月返利、保持现金流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关注。

步骤二:以“专家内幕”虚假消息诱导投资。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添加消费者好友,将其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理财专家,以“投资暴富案例”“直播课”骗取消费者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消费者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内部消息”“会员渠道”“特殊资源”等诱骗消费者参与投资。

步骤三:以“投资返利”虚假平台转移资金。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或仿冒投资平台,向消费者发送虚假链接,引导消费者下载APP进行投资,并以小额投资返利作为诱饵,不断引导消费者加大资金投入。不法分子随后迅速转移资金,甚至利用消费者急于提现的心理,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名义,收取所谓“保证金”“解冻金”等,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资金损失。

一群人骗一个人!资深股民被骗300多万!七大“荐股骗局”套路曝光

非法投资咨询存在7大“荐股骗局”套路

此外,根据华商基金官微发布的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信息,近年来不法分子依托网络平台,冒充交易所、正规证券经营机构,开展非法证券期货网络诈骗活动,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

以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中的“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为例,这是指无资格机构和个人向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直接或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属于特许经营,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该业务。

具体来看,非法投资咨询存在7大“荐股骗局”套路:

一是直播平台中,伪装成“股神、大V、老师、播主、圈主”,号称有内幕消息、资深背景、传奇业绩、独特眼光,以“分享炒股技巧、锁定牛股、推荐黑马股”等方式忽悠投资者。

二是财经网站上,用“高手指导、大佬看盘、名家谈股”等标题,吸引投资者充值购买“金币、鲜花”等虚拟币,再通过“直播订阅、收费文章、付费问答”等方式引诱投资者购买垃圾信息。

三是微信、QQ、微博、论坛,专家一对一指导、无收益不收费”等夸张宣传,造假炒股业绩记录,引诱投资者交钱成为会员客户。

四是假扮陌生美女加微信、QQ聊天套近乎,宣称背后有“老师、专家、股神”指导股票买卖,先免费推荐几只股票展示实力,再忽悠投资者交钱加入“内部VIP群、VIP直播室”。

五是在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室中,“老师、专家、股神”实时喊单号召大家一起买卖股票,宣称有“私募基金、资本大佬、实力庄家”保证赚钱;或用“高回报高收益”诱骗投资者参与现货(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境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国际期货(外汇、原油、黄金等)等虚假交易。

六是不法分子推荐股票造成投资者亏损后,也并不是都联系不上,有些公司给投资者造成亏损还能联系上,面对投资者的投诉,却是蛊惑投资者参加更高级别的会员组,缴纳更多的“会员费”。

七是不少不法分子为实施诈骗,用与合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专业机构近似的名称蒙骗投资者,或者直接假冒合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名义来实施诈骗。出于对专业机构的信任,投资者往往缴纳会员费,获得荐股,但却出现亏损,最终发现自己上当。

群里都是微信诈骗团伙

在揭露作案手法基础上,金融机构进一步展示了具体诈骗案例。

银华基金列举的一起投资非法集资类诈骗案例显示,2016年起杨某在没有取得相关金融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其设立、经营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发布大量虚假融资标的,以承诺还本付息等为诱饵向社会公开宣传,吸引社会公众投资。杨某集资后大量挥霍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投资、赌博等。经审计,该平台共非法吸收1万余名投资人资金合计7亿余元,未兑付金额1.7亿余元。

银华基金指出,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下,电信网络诈骗套路也层出不穷,电信网络诈骗就发生在身边。“稳赚不赔是假话,骗取钱财才是真”,要警惕各类打着“稳赚不赔”“低投入、低风险、高回报”旗号的投资宣传。应当选择经过国家批准设立正规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群、QQ群等传播的“小道消息”“内部消息”。另外还应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切勿抱着侥幸心理和赌博心态。

华商基金发布的案例显示,张女士是一位资深股民,加入了一个投资理财微信群,群里有专业理财师、炒股专家、助理、讲师、其他投资客等,大家每天都会互相交流炒股理财经验。有一段时间股市行情低迷,群里便有理财专家推荐她在某平台开户投资黄金,宣称能大赚一笔。张女士把钱投进去后,一直都在亏损,最终被骗了300多万元。警方调查发现,张女士遭遇了一个微信诈骗团伙,微信群里真正的投资者只有她一个人,其余理财师、炒股专家、助理、讲师、投资客等全都是一伙人用不同微信号冒充的,理财专家所说的投资平台就是一个虚假交易软件,骗子们早就把张女士的钱转进了自己的腰包。

如何防范非法证券活动?相关机构给出以下识别方法:

第一,识别主体资格。按照规定,开展证券期货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未取得相应业务资格而开展证券期货业务的机构,是非法机构,投资者不要与这样的机构打交道。

第二,识别营销方式。不法分子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知道“内幕信息”、能够挑选“黑马股”,只要跟着做就能赚大钱等说法吸引投资者,而合法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是不能这么做的。对于这样的人不要相信。证券期货交易是有风险的,不可能稳赚不赔。

第三,辨识互联网址。非法证券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在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投资者可通过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看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识别非法证券期货网站,不要登录非法证券期货网站,以免误入陷阱上当受骗。

第四,识别收款账号。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而非法机构往往以个人的名义开立收款账户。如果有人要求把钱打入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应果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