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额占比攀升 北向资金已成短期市场定价主力?
作者: 投资币 时间: 2024-11-13 13:28 阅读: 1463
9月14日,A股表现平平,北向资金净流出64亿,本周已连续三日净卖出。随着两市成交额日渐萎缩至7000亿以下,北向资金的动向对大盘的影响进一步明显。
而从内资来看,公、私募基金的权益仓位均已到历史高位,这意味着,短期内它们继续做多A股的压力明显,而北向资金却有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与大盘相关性进一步提升。
倘后期长线资金及公私募权益资金增量明显,这一局面或有望改善。
北向资金成交额占比达历史次高峰
9月14日,两市成交金额低至6666.43亿元,市场可见的变化是,增量资金匮乏,另一方面,北向资金连续的净卖出动作让市场情绪低迷,且从交易占比的角度来看,北向资金成交额占比越来越高。
根据华泰证券的研报统计,截至9月13日,北向资金成交额占比达到6.73%且呈现攀升态势,为自2015年来次高峰,仅次于2021年3月的7.13%。也就是说,市场当中有近6.73%的成交额为北向资金贡献。
以9月14日收盘统计来看,统计显示,沪股通及深股通合计成交金额931.73亿元,对比当天6666.43亿元总成交金额来看,已近14%。这意味着,在当下市场中,北向资金已是A股市场中交易的主力之一。
公、私募基金等内资机构常被业内看做是A股的核心主力,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它们的权益头寸已十分有限。且就基金重仓指数的长期下跌来看,存量公募市场的做多动能依然有限。
华泰证券分析指出,从资金空间来看,公募权益仓位位于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私募权益仓位位于今年5月以来高位,也就是说,目前两类机构投资主力可用于投资A股的资金已十分有限。
具体来看,上周主动偏股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以及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权益仓位分别上升至78.67%、82.61%、65.67%和87.72%。可见在新增资金尚不充裕的当下,公募机构能继续做多A股的权益资金并不宽裕。
可喜的是,公募目前的赎回力度有所减弱,据华泰证券统计,截至9月10日,主动偏股型基金存量增加115.53亿份,新发型115.63亿份,赎回力度测量仅为-0.10,至少对当前规模的稳固和支撑有积极影响。
未来增量资金入市或改变当前局面
近期政策频出,一定程度上带动市场情绪回暖。但不少投资人表示,利好之外,也希望能有实打实的资金入市,无论是托底接筹,抑或是发起冲锋做多,都有望进一步带动市场回暖。目前市场常陷入量化博弈、北向砸盘的困境,想要马上吸引资金入市并不容易。
好在,投资端的改革正持续推进。据公开市场报道,近日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模式进行了优化,允许各类公募基金管理人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自主选择交易模式。保险公司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管理的各类产品,参照适用本次证券交易模式优化方案。
有分析指出,倘险资能够快速入市,对于A股企业当中,兼具估值较低,高分红的价值蓝筹有望率先得到资金关注,并有望向其他类型企业进行扩散,类似像基建、银行、保险等行业个股均有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从近期公募基金的新发市场来看,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数量逐渐增多,9月以来,除一些被动指数型基金外,像交银医疗健康、创金合信启富优选、中欧锐意成长等近10只主动权益基金纷纷启募,对比此前权益新发受阻且类型偏债来看已有较大变化。
从这些新基金关注的投资方向来看,除了全市场配置外,在有鲜明的行业方向基金里,医疗、绿电以及国企改革等均有新品发行,且是近期市场中较为关注的几大中期投资方向。
此外,也有继续聚焦科技创新的基金频繁上新,如长城景气成长、华泰柏瑞科技创新等,长城景气成长拟任基金经理尤国梁表示,国内经济复苏的力度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依然是两大关注焦点,结合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认为当前或许可以对权益市场更加乐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