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币百科 > 文章正文

实际余额效应名词解释(庇古效应和实际余额效应)

作者: 投资币 时间: 2024-11-29 09:09 阅读: 1255

实际余额效应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当社会商品价格上升时,资金所有人的资金实际价值相对下降,导致资产相对减少,消费欲望也相应减少;反之,当社会商品价格下降时,资金所有人的资金实际价值相对提高,资产相对增加,消费欲望增加。

庇古效应和实际余额效应

庇古效应实际上就是实际余额效应。它是由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阿瑟·庇古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该效应认为,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引起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因此价格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

实际余额效应名词解释(庇古效应和实际余额效应)

庇古效应解决了凯恩斯效应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缺乏利率弹性两种情况下不起作用的难题,从而论证了在价格和工资可以自由升降的情况下,经济能够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庇古效应还认为,价格的伸缩性足以使经济保持充分就业。

与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相比,庇古效应更广泛地考虑了所有形式的财产的实际价值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而帕廷金的理论只考虑了货币的实际余额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总之,庇古效应是一种广义的实际余额效应,它以价格伸缩性为前提,并认为价格的伸缩性足以使经济保持充分就业。如果将庇古效应纳入凯恩斯主义模型中,那么失业均衡的唯一原因就是工资和价格的刚性。